山高路远,总要由学习指明方向;流转时光,心灵和身体都要在路上。
为什么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我和我的“学习强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与“学习强国”相伴,坚持学习,学以致用,学习强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APP全国上线。春风十里不如你,“学习强国”的到来,恰如“春风”,好似“时雨”,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轻轻一点,伴随着一声“叮咚”的水滴声,《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随之映入眼帘。进入“学习强国”,星河灿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推荐”“要闻”“发布”让我第一时间“知天下事”;“科技”“文化”“旅游”不断唤起我“行万里路”;“理论”“时评”“实践”不仅使我“仰望星空”,也提醒我要“脚踏实地”……思想田野里的每一寸躬耕,总能在实践中寻得收获。“学习强国”还设有“学习积分”“每日答题”“挑战答题”“专项答题”等自查激励机制。“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每天打卡“学习强国”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新时尚。
在武汉市首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知识竞赛活动中,我有幸获得全市前240名的成绩,顺利入围复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与“学习强国”相伴,让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抵达人生与事业的“诗和远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19年7月25日,“学习强国”武汉学习平台(APP端)上线试运行。恰逢武汉筹办军运盛会,“学习强国”就成为我跟踪了解军运会的全景平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武汉把“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结合,办出一届国际水准、中国气派、武汉特色的军运会,推动城市华丽蝶变,助力武汉大城复兴。通过“学习强国”武汉学习平台的“复兴大武汉”“全景军运”“大美武汉”等栏目,我看到:户外广告牌摘了,街面的“万国旗”没了,3万多栋建筑立面清清爽爽,“用手机随手一拍,武汉就是一张明信片”;军运会期间,30条军运会专用车道无人挤占,运动员车辆抵达赛场零误点;武汉注册志愿者人数从138万增至155万,每7个武汉人中就有1位志愿者,“志愿者之城”更为闪亮。与“学习强国”相伴,一起见证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东方大都市必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使武汉成为“风暴中心”。隔离在外地的我,每天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学习强国”,随时关注武汉疫情的发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特殊时期,我们武汉房管人“重装上阵”保障“两山医院”建设和运转,精兵强将下沉社区一线,织密网严守小区防控,守初心服务人民群众。
作为支部和处室唯一的90后,但也是一名有着近1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毫不犹豫舍弃在外衣食无忧、家人团聚的舒适生活,想尽办法,单枪匹马,跨越川渝鄂逆行1000多公里、耗时15个小时回到武汉,加入战“疫”一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3月10日,我欣喜地从“学习强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盛赞“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宣告武汉保卫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与“学习强国”相伴,与我们的城市一起“不信邪”“不服周”,助力武汉在意气风发中“水击三千里”,更支撑我们在朔风暴雪中昂起头颅,最终走进阳光灿烂的明媚春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武汉解封100多天来,每天打开“学习强国”,我看到武汉先后决胜了四场大考:当好“店小二”主动作为快干实干,疫后重振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全民核酸检测打消疑虑,安全卫生的武汉让全国人民吃下定心丸;众志成城较量高位洪水,洪峰过境大堤巍然屹立稳如山;考试延期、汛情考验,高考保障交出5个“零”圆满答卷。正如“学习强国”快评所指出的,“英雄的武汉,一难接着一难来,一仗接着一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