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 武汉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娱乐新闻 > 对话访谈 蒋方舟不开公众号:会降低好文章判断标准

蒋方舟不开公众号:会降低好文章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 2015-06-26 16:12:09 来源: 作者:
身为娱乐圈外的她,如今借助真人秀《壮志凌云》趟进了娱乐圈,可她明明对作家闯荡娱乐圈这件事不怎么赞许的,还曾直言“作家因为钱赚得多而受人关注,我会感觉有些羞耻”。

蒋方舟

蒋方舟

身为娱乐圈外的她,如今借助真人秀《壮志凌云》趟进了娱乐圈,可她明明对作家闯荡娱乐圈这件事不怎么赞许的,还曾直言“作家因为钱赚得多而受人关注,我会感觉有些羞耻”,然而,因为对学开飞机很有兴趣,她终于也玩起了真人秀,将在7月8日开播、每周三22时江苏卫视的《壮志凌云》里过把瘾。

近日,借着为《壮志凌云》拍摄宣传片的空当,蒋方舟在深圳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得知来访的是娱乐记者,她颇感意外———她习惯了与文化、读书类记者打交道,面对娱记,她有些不知所措。但随着采访进行,她开始释放出一种坚毅,她说,自己坚决不开微信公众号、不想让婚姻生活冲淡写作激情、执着于写作不动摇、坚决不进娱乐圈。

这股定力来自何处?话题,从蒋方舟为何闯进娱乐圈展开。

蒋方舟

11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12岁开始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2008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年就任《新周刊》副主编。

尚爱兰(文中提到的“蒋方舟***”)

读过鲁迅文学院,曾在南方都市报等报刊开设专栏,出版有小说《永不原谅》、散文集《数字美人》等。曾获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曾说“任何一个孩子,照我的方法,都可以成为写作天才”。

“我并不反感年轻的创业者,

正如同我不反感任何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

我反感的是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这样只有一种结局: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也归恺撒。”

——— ——2015,蒋方舟《我感觉北京已经疯了,人人都在谈创业》

说好的“不掺和娱乐圈”呢?是为了“学开飞机”!

经常有人拿蒋方舟与韩寒、郭敬明作比,同为少年成名的80后作家,蒋方舟的“出道”年龄其实比另两位更小,从小就被冠以“才女”的名号。两位文坛才子先后跨入火爆的娱乐圈、当起导演,蒋方舟呢?有没有转战娱乐圈的计划?

她的回答很干脆:N o。她说,作家的黄金写作期短暂而宝贵,娱乐圈的名与利无法冲淡她对文学创作的激情,她曾直白告知外界:“我不想掺和进娱乐界。”但这次,她为何加盟云集众多娱乐明星的飞行真人秀———《壮志凌云》?她反悔了?她能跟明星们打成一片吗?

南方都市报:你为什么会参加娱乐真人秀?

蒋方舟:节目编导联系我时,离录制时间已经很近了,他发短信问我:有个开飞机的节目你愿不愿参加?我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想学开飞机!哪怕没这个节目,“学开飞机”也是列在我要做的事情清单里的一项。我没有考虑真人秀、娱乐的部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开飞机上。

南都: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他们会找到你?

蒋方舟:首先,可能我不是大家心目中那种很典型的作家形象,就是苦逼地在家里写东西写个十几年那种。我自己也喜欢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从旅行到爬山等等。

南都:《壮志凌云》里你要完成什么任务?

蒋方舟:主要是玩游戏和竞技,比如高空数钱、在漂移的车后座穿珠子……还有体力上的考验,然后进行淘汰。我们有上飞行课堂,学到一些东西。节目后半程才能真正飞上天,前面是偏体力和极限体验的竞技。对我来说,比较痛苦的是背着降落伞在沙滩上跑1公里。

南都:你跟节目里的明星嘉宾互动得如何?

蒋方舟:挺好的,我第一次跟那么多人一起住,开始挺紧张,他们都是明星,我担心他们会不会有明星的气场……结果相处起来特别好,很融洽,编导都觉得我们太和谐了。

南都:听说你会和大家聊书。但你要知道有的娱乐明星可能没看过太多书。

蒋方舟:也没有啊,我能跟(张)雨绮聊,因为她平时都在听《蒋勋说红楼梦》。我们聊《红楼梦》、《金瓶梅》这类小说,还有她在读的小说。她挺多见解对我来说都很独特、新鲜有益。

南都:你跟张雨绮分在一个屋?

蒋方舟:我跟雨绮,还有韩国组合F (x)里一个叫A m ber的住在一起,相处得很好。之前我一直把雨绮叫“姐”,后来她说:不要叫我姐,大家是同辈人。她1987年(出生)的,但因为确实她出道很早,所以我老觉得她是上一辈的人,她性格其实挺像小女孩的。

南都:真人秀久了,多少都会泄露明星的缺点,你会不会担心自己某些方面让大家接受不了?

蒋方舟:接受不了?卸了妆之后吧,哈哈!没什么接受不了的。节目里我就是平常的个性。还有,我觉得自己有肢体障碍,因为A m ber教我跳舞,然后……呵呵,难为情。我还觉得自己矮,节目里有体检环节,要曝光身高和体重,观众可能会觉得“哇,你原来这么矮”!但其实我也无所谓,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配料不一样的驴火(注:驴肉火烧简称),哈哈哈!

南都:你说过作家的黄金期并不长,还说不想过早掺和娱乐界,那现在是改变主意了吗?

蒋方舟:所以录制结束后我内心有一点点……就是觉得,唉呀,可以去务正业了。本来觉得是去学飞行,没想到有那么多玩的部分,所以录完节目,我就投入到写作上了。上本书刚写完,马上就要出,下一本的梗概也已经好了,计划下半年写。还有一些旅行项目,还想学西班牙语。我的理想生活是(一年)有三四个月时间玩,累积各种体验,其他时间就是写东西和看书,这是我目前对自己的规划,而且已经实践了。

南都:你觉得韩寒、郭敬明们的写作黄金期停止了吗?

蒋方舟:他们自己内心会有判断,可能是暂时停止吧,就写作而言,他们不是创作才能衰竭,而是决定转向了;但其实就人生的黄金期来说,他们是在享受人生的黄金期,是在巅峰。

谈娱乐圈,这个年代拒绝封神

平日,蒋方舟和妈妈尚爱兰聊的话题里,淘宝和娱乐八卦占大多数。虽然身处圈外,但蒋方舟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将娱乐圈的热点事件分析得头头是道。

一个步入26周岁的轻熟少女,为何不为娱乐圈的名利所动?这个定力是出于内心根深蒂固的平静和纯粹,还是只为塑造自己高冷的作家风范、刻意摆出的姿态?

南都:你对韩寒和郭敬明暂时搁置写作怎么看?

蒋方舟:我更偏向老一点的作家的生活方式。我跟阎连科老师比较熟,我特别敬佩他一点,当时我刚翻译完马尔克斯的小说,阎老师知道后就问能不能给他看,我问他为什么想看这个,他说他想知道一个80多岁的老人笔力还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阎老师其实是在计算自己以后还能创造多少作品、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内心和自己的竞赛一直没有结束,我很感触。我可能会学习他们这样的作家。

南都:这几年,不少文学界的人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影视圈,你没有这个念想?

蒋方舟:没有,30岁后也都不太会想。其实我也没到不许我的小说变成影视剧的地步,但我觉得改编本身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不愿意在这上面投入太大的精力,因为它会把你带入一个别的圈子。很本能地来讲,老给自己留后路不是我的行为方式,我觉得我就先认定写作这件事,不要去想“我写不了了、去干点别的”什么的。

南都:你这种面对诱惑表现出来的定力从哪里来?大家冲着热钱一拥而上,你却冷眼旁观,为什么?

蒋方舟:一方面,因为小时候看各种作家的书,世界观的奠定是靠托尔斯泰、加缪、卡夫卡这类作家建立的,所以会受他们观点的影响,而且很难改变和摧毁,觉得贫穷是种美德、觉得作家应该专注;另一方面,包括阎老师、莫言老师、苏童老师,跟他们接触之后,会在写作这条路上看到希望,能够真实感受到他们创作得到的成就感,我是特别近距离地接触和感觉到的,他们确实没有那么多钱,但有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我真的会被那样的东西吸引和感染,于是自己也想达到;另外,我看过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觉得还是要朝着那个方向去走。

南都:据说你跟妈妈平时聊的尽是淘宝跟娱乐八卦?

蒋方舟:呵呵,她现在完全丧失了语言组织能力,已经不看书了,生活变成了吃和买,现在她在帮我装修房子。我觉得,可能最后我和我妈的关系会回到特别纯粹的母女关系,就是,你能和她分享的只是一小部分生活。渐渐年长的子女都有这种感觉,能和父母分享的真的只是你的一小部分,你其他部分的生活,他们没能力感受和共享。

南都:以前她对你来说像是老师?

蒋方舟:原来我妈和我有点像教练和队员的关系,也有点像同伴、战友。但我上大学之后、最近五六年,回到了最纯粹的母女关系上。

南都:平时聊什么样的娱乐八卦?

蒋方舟:就是……李晨该不该踩前任什么的,哈哈!

南都:那你觉得李晨该不该踩前任?

蒋方舟:哈哈,好像回到家里了!我觉得好像不太应该,喜欢过、跟你有过一段感情,就不应该这样;另外,两个人在一起就已经是感情上的赢家,李晨本身就是感情胜利的人,所以不需要去赶尽杀绝。

南都:其他一些明星似乎有从“神坛”跌落的风险。

蒋方舟:现在是一个很难立神的年代。娱乐圈我不熟悉,韩寒在部分80后的心目中依然是这个年代人的代表,但他再往后的时代,你就很难找到一个改变时代的话语系统了,或者是你有类似这样封神的经历,但“神”只能留在记忆中。初中时听周杰伦、高中时听王力宏陈奕迅,他们只停留在记忆中,但当今不再是一个能封神的年代,你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元的,正面反面都有,明星们也是各种自嘲和自黑,也不愿站在神坛上,因为现在的神不是用来被崇拜的,是用来被嘲笑的,在这个时代封神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南都:接受的信息多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舍、关注和判断。

蒋方舟:年轻人其实也不太愿意、不那么心甘情愿地被他人影响。之前我老举一个例子,钱理群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告别时刻》。他说,对于90后,原来他一直担任观察者、评价者的角色,但他现在觉得无论是去讨好他们、谄媚他们、试图影响他们、教导他们,无论告诉他们什么,在他看来都是可笑的,现在的年轻人拒绝被影响,拒绝接受你给他们的结论。

为什么坚决不开公众号? 她说:公众号是种“障眼法”,会降低好文章的标准

当不少媒体人趋之若鹜地开设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平台寻找各种商机时,年轻的蒋方舟却反其道而行之,坚决拒绝开设公众号,在她眼里,公众号是种“障眼法”,将良莠不齐的文字内容搅成一锅粥,让人分辨不清哪篇文字有益、哪篇文字是垃圾,她拒绝与这些平台同流合污,她坚持“创作不需要迎合任何人的口味”,读者与其作品的关系是——— 毫不相干。

蒋方舟这种桀骜不驯似的不屈从、不盲从,正像她在中学时不合群的那股劲一样刺眼。名人的成长,总会戏剧式地伴随一段不怎么光明、不怎么常规的青少时光。蒋方舟认为,高中同学对她“讨人嫌”的回忆,是自己成名中的“失”,而正是这段孤冷的时光,让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阅读和观影之上,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即便如今,她的朋友也不多。

南都:你在娱乐圈的朋友多吗?

蒋方舟:娱乐圈没有朋友……我想了想,没有。

南都:娱乐圈之外的朋友也很少?

蒋方舟:在我看来,朋友是个很私密的身份,不能说因为我跟他吃了顿饭、合作了一件事、生活了一段时间就是朋友。朋友是很情感化的描述,我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有名的人,就是路人。亲密的也就十几二十个吧,都是同学,还有网友。

南都:你曾在采访里说,年少成名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蒋方舟:我小时候很难信任别人,焦虑比较多,和郝邵文的焦虑比较像,类似于“如何转型”、“如何超越小时候的自己”之类。我觉得大众(对我)还是有伤仲永的那种期待,可能期待从我身上看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样的故事,所以我小时候那种焦虑会影响到自己。比如你丧失了写作才华、或是写得不如从前,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件正常的、更符合他们预期的事情。

南都:但你不想变成这样,是吗?

蒋方舟:所以我现在能够渐渐做到屏蔽外界的干扰,你说那是期待也好、失望也好,都屏蔽掉,你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人际交往上,我从小就就遇到类似这样的记者采访,他们还采访班里同学,问同学们对我怎么看,把现场弄得很像我的追悼会……大家都在谈论我,大家其实也都很优秀,他们觉得凭什么自己就成了陪衬和背景,所以大家跟我没办法像正常同学一样去交往。这是我小时候人际交往上遇到的比较大的障碍。

南都:听说你读高中时,宿舍被改造成“蒋方舟工作室”了?

蒋方舟:也没有,这是我听后来的师弟师妹说的,也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因为要写东西,学校给我安排的是单人宿舍,配了一部电脑,是借我的。我上课放学都是一个人走,吃饭、睡觉、上学、上课,出去玩也都是一个人。其实也还好,有得有失,我觉得“失”,就是现在我在网上看到有些高中同学回忆我,都觉得我特别讨人嫌,因为觉得我很清高;但“得”的部分,是高中成了我看书特别多、看电影特别多的一个时期。“失”的部分是后来才意识到的,“得”的那部分都是读书经验的累积。

南都:这点在大学里有好转吗?

蒋方舟:大学也会(像之前那样),因为本来入学时就有各种新闻和争议,本身就不是一个平静的入学,大家都说想看看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表现得很差或是你任何一点小东西,都会被放大。

南都:现在有很多媒体、媒体人都投做起了微信公众号,同样身为媒体人的你,好像对公众号不太感兴趣?为什么不把它作为练笔的平台?

蒋方舟:不感兴趣,我觉得一是分散精力,这两年写杂文的频率降低了一些,主要还是想试试看写小说,杂文我写了太多年,太熟悉那一套,所以想精力更集中一些;再一点,我现在连微博都特别少上,因为我觉得,作家还是要屏蔽一部分外界的声音,哪怕是对你作品的评论,它们会很容易干扰到你,比如人们说“你变了”、“你这篇我太喜欢了”,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都会形成干扰,所以我想屏蔽一部分声音,也屏蔽每天热烈地和大家互动的欲望,要压抑这种欲望。我觉得不做公众号也没什么遗憾,赚钱也不靠这个,在北京买了房之后,我人生中对于财政的所有理想都已经实现了!

南都:你对现在的微信公众号热潮有什么想法?

蒋方舟:我其实也会在朋友圈看文章,公众号这种东西会降低人们对于好坏文章判断的标准。现在你把5年前《读者》的文章放上去,大家肯定会说千万人看哭了,赞啊什么的,这种阅读会降低你判断的标准。其实微信里真正的好文章很少,都是质量一般或者是很鸡血的文章,你在网上这么快速地写出来,然后阅读量1000+怎么样(南都:是100000+,1000+都是少的。)100000+,哈哈!衡量标准会被改变,人们会以转载数、阅读数评价文章的质量。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最可怕的不是说没有好东西,而是分辨好坏的标准都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创作者失去了判断标准。我对微信没有什么看好不看好的,它肯定还会蓬勃发展,这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阅读量也好、转载量也好,火爆网络、千万人看哭,都不是一篇好文章的衡量标准。

南都:身为杂志副主编,工作压力大吗?

蒋方舟:还好,占据的精力也不是很多,一半的精力吧,我的工作内容还是写稿。

南都:在《新周刊》上有自己特别满意的稿件吗?

蒋方舟:比较满意的是每年都写的年终盘点。我每年都坚持写年终盘点,6000到10000字,对一年的时政、经济、外交、人的变化进行盘点,我会一直写下去,写十年二十年。

南都:你曾说过,对自己的知识量不是特别满意,但相较于普通人,你在知识量上应该是佼佼者,怎样保持学习的动力?

蒋方舟:学习的动力在于你永远看到比你好的东西,就这一点。但好多人看到之后的心态是——— 好就好吧跟我没关系,以及说它这么烂都能这么火……你自己的坐标和标准不要被改变,如果你随着社会的好坏判断标准更替而改变的话,挺可怕的。只要方向定了,哪怕走得慢一点,哪怕有徘徊,甚至中途绕出了轨道,都能回到这个地方。

谈婚姻,害怕被幸福生活收服

蒋方舟到了世俗认为的谈婚论嫁年龄,但排在她生活第一位的,仍然是写作。

她想象过步入婚姻生活的场景———被婚姻和后代“绑架”,“无法自拔”,所以她暂时拒绝婚姻。不到30岁,蒋方舟的婚姻观有种超越年龄的老练,是谁教她的?

南都:关于婚姻,你有一个观点,“结婚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很特别。可娱乐圈多少女明星都在争着嫁豪门改命运。

蒋方舟:对,很多人可能都会把婚姻看做帮自己渡过难关的方式,靠婚姻帮自己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但当你这个预期得到满足时,你就会渴望别的东西,但这一点很难满足,有点像“刻舟求剑”,到后来你追求的东西其实已经改变,但你永远没办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南都:你觉得过早进入婚姻会磨灭你的写作激情?

蒋方舟:如果进入到婚姻,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多,也很现实,比如什么时候生孩子,然后怎么怎么样,这些东西对写作确实存在干扰,所以我还是想拖延一下,因为我现在在创作上谈不上黄金期,但完成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如果我进入到一个稳定的关系里,或是生孩子,至少有两三年是没法写东西的,我很害怕被那种“老公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收服。写作还是需要有怨懑情绪的,需要心存对生活的不满,需要纠结、痛苦,如果太早地被幸福生活收编,我害怕会对创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南都:你的婚姻观是哪里学的?

蒋方舟:看书和观察吧,还有周围所有人的婚姻里。我的婚姻观可能还是靠写作,不断地把这些经验提炼成一个一个观点。

南都:在外界看来你的发展一直是顺风顺水,有过让你觉得挫败的事吗?

蒋方舟:还是写作上吧。目前没有创作出我自己完全满意的作品,以至现在大家说我是“作家”什么的,我都还会有些惭愧,我还没达到心目中的标准,无论是从社会影响力、社会标准来评判,还是依照自己的标准评判,我都还没有写出很满意的作品。

南都: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会不会因为生活过于简单,人生阅历不足?

蒋方舟:我刚刚写完一部小说,在写作过程中其实有做观察,一部分就像你说的,因为我还不够老,剩下的那点生活经验很单薄,只能靠写作技巧去弥补;另一方面,我觉得因为少年成名的关系,我很难对自己完全坦诚,因为要不断地跟公众打交道。虽然尽可能地、而且是主动性地想做到完全坦诚,但我觉得还是很难。之前我跟一个作家朋友聊,他看了我的小说,发觉一般人第一个小说会写自己,但我好像没办法那么勇敢地去写自己。之前的生活经验一直在输出,累积其实是不够的,而且也确实没吃过什么苦。

南都:你不敢写的是自己的哪些?

蒋方舟:不断地面对公众,所以我可能还是会有一个盔甲,面对让我真正痛苦的那个部分,我会劝自己、安慰自己,会说其实没那么痛苦、没那么挫败,包括我在网上被攻击什么的,我得建立内心的防御,所以我内心真正脆弱和柔软的部分是比较少的。

南都:反而是外界的刺激促使你自动剔除内心的柔软?

蒋方舟:对,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仔细地去观察,但我那颗心已经被角质化,因为如果你不这样的话,你会比现在更加受伤和扭曲。

南都记者 麻乐

实习生 卓一方

  • 关键词浏览:
  • 蒋方舟
  • [视频]赵小棠日暮花火写真好浪漫 一身撞色穿搭手拿仙女棒显温柔
  • 4日,赵小棠日暮花火写真释出,她一身撞色穿搭活泼灵动,手拿仙女棒温柔浪漫,笑容甜美,夏日氛围感满满。...

  • [视频]刘畊宏问大家为什么爱上vivi 被调侃炫妻秀恩爱
  • 刘畊宏微博发文,向网友发问“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上vivi(刘畊宏妻子王婉霏)”。...

  • 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文艺工作者不能只赚快钱
  • 她在提案中呼吁文艺工作者应该踏踏实实沉下心来精雕细琢作品、人物形象,而不能想着只赚快钱。...

  • 不靠颜值靠演技 大器晚成的大叔们开启霸屏模式
  • 最近两年,影视圈的风向似乎变了:电视台播出的剧集逐渐放弃让流量艺人当主角,进而大量起用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

  • 《司藤》后,悦凯影视同班底打造《如月》
  • 2021年对影视行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现实题材的崛起,悬疑剧的黑马效应,中小成本剧集的异军突起,以及观众口味向现实化叙事视角的转移等,都在增加内容制作的不确定性。...

  • 对话辛芷蕾:最美表演是正能量的输出和表达
  • 来到《最美表演》的舞台上,辛芷蕾演绎了一段虽然简单但是展现了年轻人普遍心理状态的故事。...

  • 制片人唐丽君:国剧出海 关键是国际化视野创作
  • 要想剧集真正“走出去”,不但要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全球文化的发展,“知己知彼,打开新思路。”...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扮演乡村女教师 安悦溪新剧突破“少女”标签
  • 提起安悦溪,在观众既定印象里,是个古灵精怪、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她凭借不俗的演技,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角色,很多观众更是因为“糖宝”一角爱上了她,亲切地称呼她“百变精灵”...

  • 盘点一夜爆红后却销声匿迹的八大明星,看看都有谁?
  • 娱乐圈看似门槛低,但是进来以后想要爆红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很多艺人为了红都不择手段,但是其中除了要靠实力,也是夹杂一些运气成分的,所以爆红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 《乔家的儿女》收官,少年演员都是如何选出的?
  • 《乔家的儿女》于8日晚收官,饰演乔家孩子童年时期的小演员们也很招观众喜欢,这些小演员是怎么找到的呢?...

    特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