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3月17日15时讯(记者周梦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诈骗的手段时常让人触不及防。今(17)日,重庆移动发布了常见的通信诈骗案例,并给出7个避免通信诈骗的方式,赶紧get起来吧!
案例盘点》》
案例一:冒充警方
浙江萧山一名53岁的华侨接到假快递公司电话,声称其涉嫌伪造身份证,并转接了假冒的天津市公安局后,以验证资金来源为由,损失了991万元存款。
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主要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中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且有一定的怕事心理,一旦上当,经济损失较大。
案例二:催缴罚款
王先生连着三天都接到一位自称是某丰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说:“给你们家送了3次快递都没人收,现必须缴纳滞纳金,否则不予送货”。王先生恰好在网上订购了一部手机,想都没想就汇去了100元。
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主要针对年轻人。很多年轻人有网络购物的习惯,性格冲动,容易上当。此类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更加应该提高警惕。
案例三:微信诈骗
(一)假团购
一些不法分子在微信上做假的团购广告,用极少量的钱可以买到超值的商品,多为名牌化妆品,服饰,手表一类。用户交了钱后,诈骗分子随即消失。
(二)刷票骗钱
其中,“晒宝宝”“晒照片”最常见。举办方要求参与者收集投票或点赞数,数量最多的人将会获得“超级大奖”。但是在背地里,他们会跟一些排名靠前的用户联系,告诉其可以通过“付费刷票”获得更高名次,一些不明就里的用户乖乖掏钱,等到活动截止时才发现被骗。
(三)“克隆”微信账号
一些用户在无意中加的未知好友(通常在一个微信群里),可能盗用其账号图片、个人资料等,复制个一模一样的账号,向其好友借钱。
最近,16岁的高中生小陈的同学微信头像和名字被盗用,对方向其借钱买游戏点卡,发来二维码后,他扫码支付,被骗走了200元。
案例四:以虚假社保或购车、教育、购房、保险退税为由进行诈骗
(一)张某接到一个陌生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上半年社保基金在国税局里,让其去领取,并要其拨打联系电话xxxx。,张某拨打电话联系对方后被骗至农业银行,按照对方要求以无卡存款的方式汇给对方1200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
(二)张某(女)报警称:下午接到电话,称其买的车可以退税3000元,让其联系xxxxx,并要求至银行操作。张某联系对方后前往建设银行,往对方卡号转账6000元,后发现被骗。
案例五:钓鱼网站诈骗
钱某(某公司财务负责人)收到中国银行网银升级短信,就通知公司会计按短信上提供的网址(WWW.VTBOC.INFO,钓鱼网站)进行操作,后发现公司账户被转走现金45万元,发现被骗。
案例六:以中奖为由进行诈骗
王某手机上收到一条“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的中奖短信,上网查询了该栏目的联系方式(电话:4000076991)。,电话联系该号码进行核实,对方要求缴纳3700元保证金,便至农业银行自助存取款机将钱通过无卡存款的方式汇入对方账号,后对方来电称还需要交9800元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被骗。
案例七:冒充亲朋好友
沈某在家中收到一个自称房东的短信,要其将房租打到其母亲工行卡上,沈某在工行柜员机将5400元现金汇给对方,后发现被骗。
7招防骗技能速度get》》
重庆移动方面表示,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聪明”,不会上当受骗,但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电信诈骗案中,40%的受害人是20-30岁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对此,教给大家7个防骗高招,提醒大家时刻注意。
1、接到涉案电话别慌张
不要相信要求转账的涉案电话。若有人涉及案件,需要协助公安机关的调查,公检法相关人员会到事主的家、单位等地,与其进行当面沟通,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信息。
2、亲友借钱通过多渠道验证
遇到有人冒充亲友借钱,一定通过多种渠道验证。,比如,经过打电话、微信、甚至面谈等多道程序后,再汇款。若“借钱”的亲友暂时联系不上,要先冷静下来,不要贸然汇款。
3、办带有芯片的银行卡
芯片卡与磁条式银行卡相比,加密技术更加成熟。使用假的刷卡POS机刷银行卡时,芯片卡可有效防止个人信息和存款被盗用。
4、大额银行卡尽量不开网银
工资卡、理财产品银行卡等大额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络银行、手机银行,避免重大损失。
5、网购的银行卡只存少量现金
用于网络购物的银行卡内,只存入少量的现金,若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可以从其他银行卡取款后存入网购专用卡中,专款专用。
6、给财产做“物理隔绝”
多在几家银行开卡,将存款分散存在多家银行中,即便遇到电信诈骗,可以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7、警惕钓鱼网站和钓鱼软件
尽量在正规应用市场下载使用购物和网银app。如果用浏览器网购支付,认准前缀为https的加密网站,目前主流的网银和支付平台都是用https协议。